当前位置:新闻频道首页 - 行业动态 -

日本汽车见闻:行驶在东京的丰田

日本汽车见闻:行驶在东京的丰田

【行业动态】 很多人都说日本车企没有把最好的车型拿到中国来,也有人说日本车的品质分三六九等,而最次一等的就是在中国制造的。抱着这些歧视性的疑问,借中秋假期我踏上了日本之旅,要看看日本人到底有没有“歧视”中国人。我的目标就是丰田,这个日本最大的品牌,到底有什么隐藏着的秘密。

很多人都说日本车企没有把最好的车型拿到中国来,也有人说日本车的品质分三六九等,而最次一等的就是在中国制造的。抱着这些歧视性的疑问,借中秋假期我踏上了日本之旅,要看看日本人到底有没有“歧视”中国人。我的目标就是丰田,这个日本最大的品牌,到底有什么隐藏着的秘密。

说实话,在没去过日本之前,本人对丰田品牌还带有一定的“歧视”,这种感觉与民族情结无关,而是对造车理念的一种不认同感。但当我来到东京之后,看见满街丰田车,感觉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在日本,丰田品牌占有率超过50%,这是在国内体会不到的。因为在中国,丰田、本田日产几乎三足鼎立,在个别车型上还互有胜负,只是从全球销量上丰田占优势而已。但如果你问日本人哪个品牌最好,大多数都选择丰田。原因嘛,总结起来:品质、技术、人性化。

说到品质,在东京地区的出租车基本上都是皇冠,而大多数皇冠都是老款,(后视镜在大灯上方年代款),年代可以倒推30年。而此次日本游的专车也是十一年前的阿尔法,不但内饰保持完好,而且听不到任何发动机杂音。说到技术,虽然在日本的豪车难得一见,但混合动力车满街都是,甚至连集装箱卡车都印着Hybrid字样。而人性化方面,举两个例子,那就是无论多小的车都装有车载GPS,而且上手特别方便。另一个就是再小的MPV都是侧拉门,把空间节约到极致。

走在著名的“银座”大道上,几乎都是丰田车,进口车的比例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非丰田品牌的日系车也少的可怜。偶尔能看见一两台日产天籁”和本田思铂睿”旅行版,除此之外,在中国耳熟能详车型都难得一见。

在中国,你能知道的丰田小型车就是威驰、致炫(雅力士)之流,但在日本,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银座商业街上,能看见十几甚至数十种小型丰田车。短短的六天行程里,我没看到一台“凯美瑞”。但据当地人说,有这款车,只是少见。丰田引以为豪的雷克萨斯品牌在日本也十分少见。偶尔能看到一台也是混动的“HS250H”,这个序列在国内是没有的,但前后两个H足以说明它是混动车了。

除此之外,见到的进口车型,宝马1系最多,大众品牌能看到up!、高尔夫,也基本上都是小车。

我终于明白丰田中国为何一再的宣扬“在中国发展小型车”的计划了。

说到小型车,在日本最多的有两类,一类是1.0L排量以下的小型车,一种是1.0L排量以上的小型混动车。在中国1.0L以下排量的小型车几乎被绝迹了,而混动车都高高在上。很难想象雅力士大小的丰田车已经普及了混动。

在路上我问了一下我的导游,为什么车的牌照颜色都不一样。其答曰:在日本,一共有三种颜色的牌照,分别是白色、绿色和黄色。白色牌照代表排量在1.0以上的汽车,绿色牌照代表可以营运的汽车,而黄色汽车代表1.0以下的汽车。又问,那黄色牌照与白色牌照有什么区别吗?答曰:买车用车的一切税费都有足够的优惠吸引力,包括过桥过路费都会减免黄色牌照车型,这也是丰田小型车遍地的原因吧。

我甚至有一种感觉,如果在日本生活,我绝对不会买一个高大上的品牌给别人看,而是买一个经济实惠好用的车给自己用。没错,日本就是这种感觉。

走在著名的银座大街上,除偶尔能看见一两台德系的“豪车”外,大多数依旧是人民币10万以内的小型车。路面上很少听见发动机的轰鸣声,所有汽车都井然有序的慢慢行进着。想象一下,一台小型车和一台小型车如果相撞,充其量能出现什么恶果呢?这还不算驾驶者良好的心态与和谐的秩序能够避免多少车祸。

在这里我并不想宣扬赞美丰田,只是希望把这种内心的变化分享给大家。

比如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车一直有“不安全”的口碑。人们好奇的是丰田为何“不加厚钢板”,而没人探究来龙去脉。这种让人无法接受的“造车理念”,只要你到了日本就一切明了了。

在中国,最常规的交通事故就是追尾,而追尾直接考量的就是轿车钻进大卡车底部的碰撞能力。但各种NCAP碰撞实验里似乎都没有“钻车底”的环节,而撞墙式的正面实验,无论分数高低几乎都不会威胁到驾驶舱的成员。这到底是为啥呢?

其实追尾事故并非只在中国出现,因此世界各地都对正面碰撞实验非常重视。日本也不例外。但日本与众不同的是,他们根本没有钻车底的可能。在日本,所有的卡车底盘都不高,尾部尤其防撞栏的高度低于任何一款轿车的车头,甚至连超跑都很难钻入。如果换一个角度想,这才是安全的真谛。要知道中国每年追尾钻车底造成伤亡的根本不分车型品牌,多年前的两位著名喜剧演员分别开着大奔、雪铁龙死在卡车车底。

虽然跟汽车行业打了10年的交道,但自己似乎并没有对汽车品牌都有正确的认识,反而被大环境扭曲了认知,并且把这种认知深深的扎在心窝里,无法释怀。还原一下我们误解的品牌在发祥地的真相,也许就能理解他们的造车理念从何而来了。至少我不再相信那句话“德国是造车的,日本是卖车的”。阿门!

ICP营运许可证编号:鄂B2-20100155/鄂ICP备08007314号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商用车网由随州市金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触屏版
  • 商用车之网
联系方式: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周一至周日(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