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频道首页 - 汽车知识 -

单体泵与高压共轨技术

单体泵与高压共轨技术

【汽车知识】       从欧Ⅱ到欧Ⅲ的过程中,单体泵和高压共轨泵一直是两条平行的技术路线,都是通过电控喷油来实现燃烧的高效率。在欧洲,由于柴油油品杂质少、含硫少,因此对这两个路线并无好坏之分,只是由于博世等厂家在高压共轨泵方面做了大量研发,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把高压共轨泵系统做到可以满足未来欧6的排放标准,而单体泵由于使用和研发都少,一直是跟随而没有超越当前的标准。一位研究发动机的业内人士说:“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压共轨泵已经是成熟的技术,而...
      从欧到欧的过程中,单体泵和高压共轨泵一直是两条平行的技术路线,都是通过电控喷油来实现燃烧的高效率。在欧洲,由于柴油油品杂质少、含硫少,因此对这两个路线并无好坏之分,只是由于博世等厂家在高压共轨泵方面做了大量研发,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把高压共轨泵系统做到可以满足未来欧6的排放标准,而单体泵由于使用和研发都少,一直是跟随而没有超越当前的标准。一位研究发动机的业内人士说: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压共轨泵已经是成熟的技术,而单体泵则还要在更高标准下经受考验,算是发展中的技术。

不过,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单体泵在目前状况下,却几乎是个完美的选择。它对发动机的改动非常少,只在油路系统做些变化。而且,单体泵对油品质量的忍耐程度比高压共轨泵系统好很多。由于一直沿袭前苏联的炼油模式,中国柴油除了杂质高之外,硫含量也非常大。目前,欧洲可以达到每百万单位1015个单位含量的硫(1015PPM),在中国平均水平只有300PPM,北京的最好水平也就是50PPM

汽车排放标准的提升,无非是在进气、燃烧和尾气处理三个环节应用新的技术。但这三个环节带来的技术组合的可能,却令中国这种采取跟随和模仿的国家感到无从选择。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汽车排放国标选择与欧洲标准靠拢,但国内柴油机的发展却滞后很多。

单体泵系统在成本和性能上优势突出在重型车上上建议客户采用单体泵系统。从成本上讲,国内的发动机从欧向欧升级时,如果采用单体泵,对发动机改动非常小。当你从欧向欧升级时,这个结构仍然不变,只是把欧系统里机械式喷油器改成德尔福的电控喷油器。在发动机整体结构不做大的调整下,就可以达到欧的排放水平。在性能方面,单体泵的压力,目前在国内使用的压力达到2480bar。当向欧升级、在双阀系统时,这个压力可以达到2580bar。而且单体泵的理论设计原理可以造成逐渐平缓到逐渐上升的喷油压力曲线,这是发动机比较理想的曲线。同时在单体泵上采用了类似于高压共轨泵的生产性质,来优化整个系统的性能。在供油控制方面,如果使用双阀系统,不仅可以对压力进行控制,还可以对喷射进行控制,而且可以采用多次喷射。它的标准可以达到欧或者欧的能力。目前德尔福的双阀系统在欧洲大批量生产,供应欧发动机,欧发动机正在做相关开发工作。单体泵系统另一个优势就是它的可靠性和寿命,而且这些性能已经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上得到了超过十年甚至是15年的实际使用时间、数百万辆整车使用的证明。德尔福的单体泵系统在整个发动机使用过程中,可以很好的保证它的排放水平和燃油消耗率水平。目前,这种非常强化、非常可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仍然在进一步提高。所以从德尔福的观点来看,在技术方面,相信在2010年之前,所有欧洲和北美的重型车生产商会绝大多数采用单体泵和泵喷嘴技术。德尔福也在研发2010年新的排放法规所要求的新的系统。

高压共轨技术并非BOSCH一家独有,其实德尔福、西门子、日本电装都有高压共轨技术,德尔福和西门子在高压共轨技术上的能力也不错,但西门子在中国目前没有发力,德尔福中国在重型柴油机上的战略是主推单体泵,日本电装现在和上柴合作,但从技术的角度看,高压共轨将是最后的方向,2004年的时候,单体泵的欧3其实潍柴和上柴都推出过,不过到最后上生产线,最终的决定方向仍然选择高压共轨,济南重汽到现在的两个生产厂都是生产WD615,暂时估计也没有多余的资金上高压共轨生产线,因此以后济南重汽的欧3之路应该是和德尔福合作生产单体泵的欧3

 

ICP营运许可证编号:鄂B2-20100155/鄂ICP备08007314号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商用车网由随州市金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触屏版
  • 商用车之网
联系方式: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周一至周日(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