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频道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发展遭遇三大瓶颈

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发展遭遇三大瓶颈

【行业动态】 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受到多重制约,主要涉及技术突破难、产业规划落实难、市场公平竞争难等三大瓶颈。

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受到多重制约,主要涉及技术突破难、产业规划落实难、市场公平竞争难等三大瓶颈。

 

一是国内电动汽车技术难有大突破。宋健告诉记者,电池续航问题是电动汽车推广中遭遇的最大阻碍,此外还有能源补给不便利、电池寿命短、安全性不高等等。

 

例如,对于一辆纯电动汽车而言,按照一度电需要10公斤电池来算,50度电就要500公斤电池,而续航仅200多公里。普通燃油车一箱油50升左右,仅重30至40公斤,续航可达500公里。相比之下,电动汽车的负担要大得多“产能”却相对较低。

 

此外,普通燃油车加一箱油需要几分钟,而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较长,能源补给不便利;一台电动车的电池价值约10万元,如果充500次,每次就产生200块钱的折旧费,成本不比燃油车低;电动汽车电池体积大,无法集中放在一小块安全的地方,当碰撞发生时,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在国内技术研发过程中,也存在“冒进”等主观原因。宋健说,出于“弯道超车”理念,国内车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技术难以突破的纯电动汽车领域下功夫,而没有踏实地研究混合动力汽车这一过渡产品。

 

“日本车企的普锐斯雷克萨斯等轿车,虽然是混合动力,但在一些细节上下功夫,比如通过优化设计,收回了80%的制动能量。这些节能细节使整车汽油消耗降低了50%,这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而我们只想一步到位发展纯电动汽车,却很少有人研究混合动力的专用发动机。”宋健说。

 

原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电动汽车电源技术研究所所长钱国良认为,当前国内传统汽车行业主导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也是技术迟迟不能有所突破的重要原因。“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与传统汽车完全不同,是一个崭新的理念,要跳出汽车的思维,美国的特斯拉汽车公司就不是传统的汽车企业。”

 

二是产业规划缺乏落实机制,不能释放稳定发展预期。一方面,电动汽车产业涉及多个部门,产业规划缺乏有效的落实机制。在2009年提出的“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目标后,2012年再次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的目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张进华说,“我们有一个大的战略,但涉及该产业的多个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高效的组织系统,没有形成合力。比如,有的部门只有想法,但可能没有落实的资金。”

 

另一方面,缺乏发展稳定预期和系统的补贴机制,企业长期投入的信心不足。记者了解到,按照最新规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2014年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下降5%,2015年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下降10%。

 

“ 创业十多年来,我从没像现在这样心里没底”,天津市一家电动汽车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对混合动力公交车产业的财政补贴开始断档,导致我们下半年的销量,只相当于以往一个月的销量。虽然目前我国该行业的技术水准不低于国际水平,但在技术进步、降低成本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产业政策和财政补贴能给我们一个稳定的预期。”

 

三是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难以培育国内龙头品牌。一家汽车经销商总经理称,目前国内示范运营的城市中,近一半城市明确发文指令采购本地整车企业产品,部分城市变相采取地方保护,在实行裸车采购后,对动力电池等零部件要求本地采购,客观上造成市场分割现象,产生了区域壁垒,严重制约了技术成熟度高、产业化能力强的汽车企业和产品的发展。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地方政府往往倾向于将补贴对象限定在本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增加外地车企获得补贴资金的难度。

ICP营运许可证编号:鄂B2-20100155/鄂ICP备08007314号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商用车网由随州市金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触屏版
  • 商用车之网
联系方式: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周一至周日(24小时)